欢迎进入贺兰县委组织部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 正文
贺兰县:以人才引育留用助力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5-04-02 11:52:00    来源:银川微党建    作者:    【打印本页】    字体: [][ ][ ]
2025-04-02 11:52:00

  近年来,贺兰县坚持“以产聚才、以才兴产”工作理念,大力推进“才聚宁夏1134行动”和“十万大学生留银川专项行动”,着力推动人才资源与优势特色产业深度融合,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智力支撑。

  聚焦以才兴产,构筑主导产业“强磁场”。坚持以高质量人才引领高质量发展,推动电子陶瓷、适水产业等主导产业实现跨越式突破。科技赋能产业转型升级。强化校企地合作,推动蓝湾生态与宁德师范学院共建渔业科研成果转化中心,建成大黄鱼淡化养殖示范点,清华大学段云岭教授团队助力天荣现代农业打造全国首个“陆基水产养殖系统”,实现“海鱼陆养”技术突破。高端引才破解技术瓶颈。积极对接企业高层次人才需求,引进李大海等8名行业专家,组建氮化铝陶瓷技术创新中心,实现“粉体—结构件—HTCC”全链条发展,技术成果转化率达75%。通过“揭榜挂帅”项目引入西安交通大学、北方民族大学等高校专家团队,累计备案银川市“科技副总”22名、“周末工程师”3名,全职引进硕博高层次人才142人。引凤归巢激发县域活力。扎实开展“十万大学生留银川专项行动”,2024年新增青年人才留贺就业创业7000余人,同比增长16.7%。吸引宁籍优秀大学生返乡创业,打造大樱桃种植、花卉培育、枸杞芽菜等高附加值农业产业集群,综合产值突破1000万元,持续激发返乡创业“新活力”,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青春动能。

  聚焦以产汇才,搭建人才成长“大舞台”。坚持“产业需求导向、人才价值共创”原则,打造人才与产业深度耦合的良好发展态势。强化精准引才服务产业需求。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建立“企业需求清单—人才供给清单”双向匹配机制,围绕乳制品、枸杞精深加工等重点产业,组建引才小分队赴开展多轮次招才引智专项活动,举办首届“人才夜市”专场招聘会,构建“靶向对接”体系,推动人才链与产业链精准匹配。强化东西协作借势协同创新。紧盯企业发展“卡脖子”难题,引导凯晨电气、荣光科技等企业在北京等地设立飞地研发中心,科丰种业在海南建设南繁育种基地,形成“研发在外、转化在内”的跨区协作模式。通过“闽宁合作”“鲁宁合作”等,引进集美大学、海洋大学等高校专家团队作为“科技外援”,推动斑节虾、青蟹等技术攻关再上新台阶。优化生态厚植人才发展沃土。设立“宁科贷”风险补偿基金4亿元,惠及中小微企业155家(次),有效缓解科技型企业研发投入大、留才成本高等难题。开展“政策进企业”百日行动,线上线下宣介人才政策100余场,进一步畅通企业引才用才渠道。实施人才荣誉激励培育工程,树立“尊才重才”鲜明导向,宁夏厚生记董事长阮世忠获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泰益欣生物技术总监许迟荣获“自治区五一劳动奖章”。

  聚焦产才互促,锻造产业升级“新引擎”。坚持以项目为牵引、平台为支撑、服务为保障,建立人才价值释放与产业转型升级同频共振的协同发展体系。以项目驱动科技创新。探索建立中央、区、市、县、企业五级共施,揭榜挂帅、人才支撑、成果转化、技术改造四类并行,前引导+后补助双轮驱动的“542项目机制”,推动塞尚乳业建成“未来食品研究中心”、泰益欣生物研发克林霉素磷酸酯全球领先工艺,形成“单项突破带动全局升级”的发展格局。累计争取各级科技项目128个,两年兑现企业奖补资金1亿元,引导全社会R&D投入3.75亿元,为企业发展积蓄“源动力”。以平台赋能人才培养。布局融智汇创众创空间、塞尚乳业创新联合体等102个省级以上平台,累计培育领军人才5名、创新团队29个、高精尖缺人才123人、学术技术带头人132人、人才小高地19个,为县域人才科技创新注入强劲动力。以服务保障人才发展。认真落实“五位一体”人才服务保障体系,先后为高层次人才兑现生活补贴、培养经费280余万元,持续为人才提供专家人才公寓、开展健康体检、帮助协调人才子女入学等服务,有效解决企业引才后顾之忧,树立“人才优先”服务理念,切实让优秀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

【编辑】:
【来源】:银川微党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