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党100周年及全党上下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之际,贺兰县非公党工委坚持党工委统筹抓、园区整体抓、业务主管部门具体抓,力促非公组织党组织“规定动作”做到位,“自选动作”创特色,有效解决两新组织工学矛盾,用“党史红”推动实现“业绩红”。
“党日学+体验学”。以支部为单位,以主题党日为载体,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党史学习教育。把党史学习教育纳入各类培训班和“三会一课”的“必修课”,指派党建指导员积极参与企业制定党史学习教育计划。工业园区党工委组织国际招标、塞尚乳业等40余家企业党支部党员前往宁夏工委纪念馆、闽宁镇等地,回顾建党历程、汲取精神力量、砥砺初心使命。百瑞源党总支联合百家党支部开展“庆祝建党100周年,守护绿色美好家园”主题党日活动,栽植苗木3000棵,绿化荒山50亩;泰益欣党委联合宁夏兽药饲料监察所党支部开展“共建互学促发展”党史学习教育实地参观学习活动,引导党员职工学党史、记党恩、听党话、跟党走。
“线上学+线下学”。利用学习强国APP、微信公众号等线上学习教育平台,把党史学习教育搬到线上。星动力党建工作室在微信公众号开设“百年党史天天读”、“百年党史小课堂”、“党史学习进行时”等学习专栏,同时分享至非公党组织微信群,把微信群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线上阵地,发送各类党史宣传学习信息80余条,营造“时时受教育、处处是课堂”的浓厚氛围,做到重要精神及时学、党史知识天天读、学习心得多交流;泰益欣党委将党史教育的重点内容,发送至公司钉钉群,实现全员学习素材随处可得、随手可阅,形成“全天候”不间断的浓厚学习氛围。
“不漏学+远程学”。针对小微企业、新兴领域党员流动性大的特点,结合“两个覆盖”集中排查,引导非公企业“口袋”党员、“隐形”党员主动亮明身份,完善流动党员台账,做到精准定位、心中有数,使每一名“口袋”党员、“隐形”党员、流动党员都能够就近就便依靠党组织参加党史学习教育。为流动50余名党员发放“红色大礼包”,包含致流动党员的一封信、一本党章、一枚党徽、一本党史书籍、一本流动党员学习管理记录本、一本笔记本等,切实增强流动党员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补齐流动党员学习教育短板。运用“互联网+党建”等多种形式,开设以微平台、微课堂、微故事为载体的流动课堂,确保党史学习教育进园区、进楼宇、进市场、进车间。
“集中学+分散学”。工业园区党工委为非公企业党组织订购发放了党史学习教育四本“指定书目”300余套共1800本,印制党史学习笔记70余本,分享党史学习教育专题片30余部;邀请县委党校老师进行集中宣讲学习3次,参与党员600余人次;先后组织非公企业党组织书记、党务工作者、党建指导员观看《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央党校党史专题党课辅导》等系列专题党课6场次500余人次;大北农党总支充分把握工间时间,月度党建活动集体学、周业务例会结合学、党员业余时间自己学,灵活安排学习时间;蒙天乳业党支部利用每日班前5分钟,创造党史学习“黄金300秒”,让党史学习教育进车间到一线;泰益欣党委采用党委书记带头讲、支部书记交叉讲、先进典型专题讲的方式,走进车间、走进现场,以实景示、讲座式等灵活的授课方式,推动党员职工党课学习全覆盖,达到工学两不误、学用相促进。
“解民忧+办实事”。将“我为群众办实事”贯穿党史学习教育始终,组织开展“导师帮带制”活动,一名党员联系15名职工,形成结对关系,充分发挥党员典型引路、示范和带动作用。联合县就业创业中心,采取线上线下同步招聘,600余个企业向就业困难人员、零就业家庭、农民工、残疾人等群体提供4万余个就业岗位,为企业和用工者搭建平台。泰益欣党委凝聚社会力量,整合资源对洪广镇金沙村、洪广村开展精准帮扶活动2场次;金域医学党支部深入洪广镇欣荣村开展“关爱健康,助力扶贫”义诊活动,为18名农户免费体检,将关爱送到基层、送到群众身边;厚生记党总支以“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化模式为依托,不断带动周围农户增收,为推动实现党建引领脱贫攻坚向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贡献两新力量。各非公企业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通过就业、产业、就医等帮扶措施,切实帮助解决群众困难,激励广大党员走在职工群众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