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贺兰县委组织部网站!
近年来,宁夏银川市贺兰县紧扣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目标,立足本地资源禀赋与产业特色,将适水产业作为推动农业转型升级、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高度重视人才在这一过程中的核心驱动作用,通过精准引才、系统育才、科学用才,全力构建支撑适水产业创新发展的人才高地,为产业提质增效注入强劲智力动能。
贺兰县坚持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围绕适水产业(包括水产养殖、水生经济植物种植、水生态保护及相关加工流通业等)产业链关键环节和技术瓶颈,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精准的人才引进与培育政策。通过设立高精尖缺人才评定奖励、导师帮带项目等进一步优化人才服务保障体系、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着力引进一批掌握前沿技术、善于经营管理、熟悉市场运作的高层次人才和团队。同时,注重本土人才的挖掘与培养,鼓励本地实用技能人才、青年后备人才投身适水产业发展,形成内外联动、层次分明的人才梯队。截至目前,贺兰县适水产业相关企业引进硕博人才58名,累计认定全职或柔性引进高精尖缺人才15名,并通过实施人才小高地、导师帮带等项目培养本土水产人才120余人。
为持续提升适水产业人才队伍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贺兰县积极拓展培养渠道,创新培养模式。一方面,贺兰县长期与清华大学、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上海海洋大学、福建集美大学、宁德师范学院等科研院校和科研机构合作,积极搭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不断加大渔业科技投入,助推渔业发展呈现良种化、标准化、产业化、品牌化的良好态势。另一方面,县委人才办积极搭桥,定期组织开展高质量的专业技术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及时更新从业人员的知识储备与技术技能。
此外,贺兰县聚焦适水产业高质量发展,成功举办了盐碱水土一体化渔农综合利用观摩活动和研讨班,这是贺兰县强化适水产业人才培育、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的一项重要举措。特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的4名资深专家亲临授课。专家们围绕大宗淡水鱼新品种研发及养殖、加州鲈鱼养殖病害防控管理、一蟹两虾高产高效养殖、河蟹生态高效养殖技术及产业链延伸等前沿课题和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分享了最新研究成果与实践案例。高水平的研讨有效提升了贺兰县适水产业人才队伍的专业技术水平,为相关技术的推广应用和产业创新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通过持续的人才引育工作,贺兰县适水产业的人才支撑能力显著增强,科技创新活力不断迸发。一批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得到推广应用,盐碱地等边际土地的利用效率大幅提升,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产业综合效益稳步提高,适水产业正逐步成为贺兰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特色优势产业。贺兰县水产品产量连续九年实现稳定增长。2024年养殖水面积稳定在5.8万亩,水产品总产量6.5万吨,水产品亩均单产超过1120公斤,同比增长2.3%,年产值达9.47亿元,是西北地区平均值的4.9倍以上,位居西北地区首位。
下一步,贺兰县将进一步深化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等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战略合作,建立长效人才培育与技术支撑机制。围绕适水产业全产业链发展需要以及县域新食品、新材料等,以点扩面,持续开展分层次、分类别、多形式的人才培训与引进工作,不断壮大高素质产业人才队伍,充分释放人才红利,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