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贺兰县委组织部网站!
乡愁是什么味道?对于企业家胡德平而言,乡愁是那一块嚼劲十足、满口留香的牛肉干。当优质的六盘山黄牛遇上新时代的农业人,记忆中的味道被重新唤醒,焕发出蓬勃生机,飘香全国。在一个普通村落里,牛肉干如何成功“破圈”、走向全国?跟随记者走进贺兰县南梁台子铁东村,看新农人胡德平怎样将小小牛肉干做成年产值超千万的大品牌,让乡愁“嚼”出产业味儿,更让乡村发展充满“牛劲”。
走进宁夏塞小北食品有限公司的加工车间,浓郁的牛肉香味扑鼻而来,令人垂涎。分割、腌制、风干、打包——各车间秩序井然,工人们忙碌而专注。
宁夏塞小北食品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是一家依托宁夏“六特”产业核心——六盘山黄牛肉,集牛羊肉研发、生产、加工与销售于一体的现代化食品企业。公司扎根于南梁台子铁东村,坚持“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相融合”,以讲究的品质为基础,通过工艺创新与严格品控,打造出风味独特、健康安全的高附加值牛羊肉制品。目前,产品已覆盖北京、上海、广州等全国20多个省市,入驻600余家商超及旅游特产店,并进入西北五省及长沙黄花机场等七大航空枢纽,成功将宁夏风味推向更广阔的市场。
“我是在铁东村长大的,小时候条件比较艰苦,挣钱不容易。那时心里就有一个念头,希望能让家里的经济状况好一些。大学毕业后工作了一段时间,最终还是选择回来。我有一个愿景和梦想,就是带动一方百姓,振兴一方经济。所以我们决定创业,并把厂房直接建在村里。最初老厂只有20名左右员工,现在差不多翻了一倍,有35人左右,基本都是我们周边的村民。”宁夏塞小北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胡德平介绍道。
在村里建食品加工厂,对本村和周边村民来说,是一件实实在在的好事。谈到在家门口就业的好处,铁西村一队的村民李女儿感慨颇深。“我以前在家带孩子,现在能在家门口打工,特别开心。既有稳定收入,又能照顾孩子,两不耽误。”工人李女儿说道。
为何选择回乡做牛肉干?胡德平道出初衷:“南梁台子有上千户黄牛养殖户,牛肉品质特别好。通过精深加工,不仅能提升附加值,也能带动本地黄牛养殖业发展。”
“咱们宁夏的黄牛品质确实好,我想把这么好的牛肉推广出去。但如果直接卖生肉,效益有限。比如一头600斤左右的牛,按市场价卖生肉大概收入两万元,而通过我们精深加工,做成牛肉干,延伸产业链,产值能达到四万五千元。这样既提高了收益,也促进了肉牛产业的良性发展。”宁夏塞小北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胡德平告诉记者。
为进一步推动产业发展,带动群众增收,2024年,塞小北争取到760万元乡村振兴资金,用于投资建设新厂。今年6月,第二条生产线顺利投产。“有了新厂房和新生产线,产能大幅提升,企业效益再上台阶,这让我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胡德平喜悦地告诉记者。
“厂房升级后,空间更充足,我们引进了全国先进的生产设备。设备更新让产品品质和生产效率都得到很大提升。厂房面积扩大后,我们还推出了几款新品,这对后期销售推动很大。”宁夏塞小北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胡德平说道。
胡德平介绍,新生产线包括生鲜牛肉线和酱卤肉线,产品涵盖生鲜牛羊肉、酱牛肉、手抓羊肉、牛羊肉臊子、牛肉酱等。从8月份开始,塞小北食品有限公司已从当地村民手中采购了近1000只羊,全部加工成手抓羊肉和臊子,大部分已推向市场,整体反响很好。
接下来,企业将在开发酱牛肉、手抓羊肉等新产品的基础上,持续延伸特色食品产业链,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绘就乡村产业振兴的生动图景。(记者:张 婕)